第(2/3)页 梁武郑重应下,这一路来小女娃娃的本事他也看到了,他对元亓是心悦诚服的。 钱进知道他们的衣着和杨州本地人区别很大,而且口音也不同,一看就是外地人,外地人打听本地某人的事情,本地人通常会下意识的保护被打听人的信息。 没准还会有人通风报信,这样一来,没准他们要找得人会送上门来。 小道长年纪虽小,但心眼一点也不少,钱进对元亓十分赞赏。 但钱夫人却没想这么多,她只知道小道长终于开始作为了,终于开始帮她找儿子了。 梁武长相普通,穿了一身黑色短打,身侧还挂着佩剑,他派两个人去街上找商贩打听。他自己则留在茶楼跟小二打听,还用了银子。 茶楼小二一看梁武就是外地人,十分客套的回答:“有养子或者义子的人倒是有,不过五年前去过京都的人我就不知道了,客官还是找别人打听吧。” 梁武客气的道了谢,抬脚出门,去街上打听了。 他留心刚才那个小二,果然那个小二就站在门口偷偷盯着他。 没多久,那个小二就解下了身上的围裙,把肩膀上搭的毛巾递给另一个小二,朝西边去了。 梁武若无其事的继续跟小贩打听,街上的那些小贩有的不知道,有的不想多管闲事。 不过也有热心的,一个卖肉的年轻小贩就告诉梁武:“还真有这么个人,有个叫代占安的盐商,就有个十二岁的养子,给他亲儿子做书童,五年前恰好去过京都,那个养子就是从京都带回来的。” 梁武来了精神,笑呵呵的继续打听:“那代占安家境如何,对那养子好不好?” 年轻小贩呵呵一笑,颇有兴致的跟梁武闲聊起来:“那代占安啊,家财万贯,家境十分殷实。他从京都带回来的那个养子,读书很是不错,所以啊他对那养子还算不错。就想着让他跟亲儿子一起读书,万一将来有一天亲儿子读书出人头地,做个官改换门庭。不过他儿子是个不争气的,不是读书的料,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,一有空就偷跑出来,我们这片都认识。” 这个时候有个妇人过来买肉,年轻小贩就招呼那个妇人。 梁武悄悄放了一块碎银子在肉案上,转身离开,朝着年轻小贩指的方向去打听代家人了。 茶楼里,元亓不客气的捏起一块桃干往嘴里送,还邀请钱进和钱夫人尝尝:“来都来了,都尝尝吧,这桃干味道不错,还有杏干,瞧见了没,都挂霜了。” 她不客气的给钱夫人的手里塞了一块杏干,还介绍:“这杨州的杏干有千年的制作历史,工艺十分成熟,不尝一尝就亏了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