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老太太趁着大家坐在一块儿吃晚饭的时候,提出了这个想法。 因着大家都随军出发攻打北魏了,家里只有老的和小的在,除了怀了身子的她和五婶,还有要看顾瑜哥儿的姑姑,其余人都在为攻打北魏做准备。 听到老太太的话,陆五夫人放下捧在手里的鸡汤,笑道:“以前咱们没顾得上这些,如今有余力了,确实应该要把学舍安排上。” 她们自家还好,几个娃都有她们教导启蒙,周老爷子来了之后,总会把他们几个小的提溜去桃园传授学识。 但是别家的娃就没有这个条件了,无论是陆家军后嗣,还是投奔过来共同创建西山塘的百姓,他们的孩子也应该接受更好的教育。 宋明鸢把西山塘当成家,当然也希望这里越来越好,对此十分赞成。 “奶奶,您放心大胆去干!需要什么我帮忙的,尽管说。” 老太太笑眯眯给她碗里夹了个鸡腿,可不舍得她为这些琐事劳心劳力:“有你这句话就够了!一切交给奶奶!” 老太太向来是个雷厉风行的性子,说干就干,第二天就把学舍的地址选好了。 听到要兴建学舍,大家都自发前来帮忙,四山塘的木工瓦匠不请自来,还不要工钱。 虽然如此,老太太还是按一个人一天规定的数给。 有了大家的帮忙,学舍花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建成了,趁着一应课桌课椅置办的功夫,老太太张贴了聘请夫子的告令。 只不过告示张贴好几天,符合要求的人却寥寥无几,这可把老太太给愁坏了。 能任用的有学之士,像沈鉴周家三爷都不在西山塘,被调派到各府县去任职了。 曦月初初建立那会儿,哪哪都缺可以信任的有才华的人,便是吴达和赵顺都给调了出去。 如今留在西山塘的,都是家眷居多,能识文断字的少之又少。 眼见老太太愁眉不展,宋明鸢说道:“奶奶,我们可能到都城招募试试。” 都城就是如今的邕州城。 “对对对!”老太太拍拍脑瓜:“真是老喽,脑子都转不过弯来了!奶奶怎么就没想到!” “还是鸢鸢的脑瓜子机灵。” 宋明鸢眉眼弯弯:“那咱们到都城去一遍吧,正好许久没出过门了。” “那行!奶奶先去准备准备。” 第(2/3)页